清明户外 BBQ 时脸被水蛭咬了,通常可以考虑用艾灸,但有一定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适用情况
- 当水蛭咬伤后,伤处有时能形成硬结,时流黄水,发奇痒,外用药很难收效时,可采用隔姜、隔蒜等灸法,艾炷如黄豆大小,约 10 壮左右,常可一次收效,最多不超过两次。灸后常有黄水外流,乃毒去之证,毒水流尽,则结痂自愈。
不适用情况
- 若患者属于阴虚火旺体质,有手足心热、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等症状,或者处于高热、局部红肿热痛的实热症状态,以及是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迟钝,艾灸时易发生烫伤),则不适合用艾灸治疗。
注意事项
- 避免烫伤:面部皮肤较为娇嫩,艾灸时要注意控制距离和温度,一般距离皮肤 2 - 4 厘米,以有温热感、不灼热为度,避免烫伤皮肤留下疤痕。
- 防止感染:艾灸前后都要注意对伤口进行清洁消毒,可用碘伏等消毒剂擦拭伤口周围皮肤。如果伤口有破溃、出血等情况,要先进行止血和初步的清创处理,再考虑艾灸。
- 专业指导:如果对艾灸操作不熟悉,或者不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艾灸,建议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意见,以获得更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不过,在被水蛭咬伤后,通常首先建议采用一些常规的处理方法,如先轻轻拍打水蛭叮咬部位的上方,使水蛭松开吸盘掉落,或用清凉油、白酒、食醋等浸泡水蛭头部,使其自行脱落。水蛭掉落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涂紫药水或碘酒等进行消毒。如果伤口出血不止,可撒一些云南白药或止血粉,并用纱布包扎。若出现伤口感染、肿胀疼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