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价平均值×基准价系数
合理低价法是一种以价格为主要评审标准的评标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评标基准价,并以此为依据对投标进行综合评分。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评标基准价的确定
-
基础计算方法
评标基准价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text{评标基准价} = \frac{\text{所有有效投标报价平均值}}{n} \times 85%$$
其中,$n$为有效投标人数(通常为7-10人),85%为风险控制系数。
-
其他计算方式
-
成本预警价法 :以招标控制价×预警系数(如90%-110%)为基准价,低于该值的报价按实际值计入平均值;
-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法 :分别计算措施项目清单、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等子项的平均值,再汇总得出。
-
二、评标价的调整与控制
-
报价偏差调整
若投标报价低于评标基准价,需进行偏差率计算: $$\text{偏差率} = \frac{\text{投标报价} - \text{评标基准价}}{\text{评标基准价}} \times 100%$$
当偏差率超过±3%时,该报价无效。
-
评审控制线设置
-
总报价评审控制线 :7-9人时随机去掉1-2个最高/最低报价后取平均值×95%-97%;10人以上时去掉2-3个最高/最低报价后取平均值×95%-97%;
-
措施项目清单评审控制线 :按上述方法单独计算,避免单一项目对总价的过度影响。
-
三、综合评分与排序
-
评分原则
-
价格评分 :以评标价为基础,通常采用100分制,例如:
$$\text{价格得分} = 100 - \frac{\text{投标报价} - \text{评标基准价}}{\text{评标基准价}} \times 100$$ -
质量评分 :根据技术方案、施工计划等质量指标进行量化或定性评分。
-
-
综合排序规则
-
先按价格评分从高到低排序;
-
价格相同则按质量评分排序;
-
质量评分相同则通过现场抽签确定顺序。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风险防范 :通过设置基准价系数、报价偏差调整等机制,防止投标人恶意低价竞标;
-
合规性 :需符合招标文件约定,且评标过程需公开透明。
以上方法需结合具体项目类型和招标文件要求灵活调整,建议招标人提前制定详细的评标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