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真菌性肺炎概述
1. 定义与病原体
小儿真菌性肺炎是由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等)或放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属于内脏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肺组织坏死,甚至经血液扩散至其他器官。
2. 病因与易感人群
- 高危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等。
- 发病机制:真菌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引发感染,婴幼儿因免疫力较低更易患病。
3. 临床表现
- 常见症状:低热、咳嗽、气促,可能咳出无色胶状痰或带血丝痰。
- 特殊表现:
- 念珠菌感染:精神萎靡、呼吸急促。
- 曲霉菌感染:与支气管炎症状相似,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 隐球菌感染:部分患儿无症状,仅影像学异常。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痰液显微镜检查、肺活检、胸部影像学(如X线、CT)等。
- 治疗药物: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两性霉素B、干扰素α2a等。
- 治疗周期:通常需7天左右,治愈率可达91.2%。
5. 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
- 虽发病率较低,但因常继发于其他全身性疾病,易被漏诊或误诊。
- 近年来因抗生素滥用等因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引起重视。
- 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饮食,保持营养支持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