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损伤病因
一、外伤性因素
- 钝性外力
胸部遭受车祸、棍棒击打、挤压等高能量钝性外力冲击,可导致肺挫伤、裂伤或血肿,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 穿透性损伤
刀刺伤、枪弹伤等穿透性外伤可直接损伤肺实质,引发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二、环境及化学因素
- 污染环境
长期暴露于雾霾、粉尘、化学烟雾等环境,有害颗粒刺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及肺组织损伤。 - 吸入性损伤
吸入有毒气体(如氯气、烟雾)或胃酸反流至肺部,可造成化学性肺炎或急性肺损伤。
三、疾病相关因素
- 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如肺炎、败血症)可释放毒素,破坏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肺损伤。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累及肺部时,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攻击肺组织,引发炎症和损伤。 - 其他疾病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释放的炎症介质、肺栓塞导致的肺组织缺血性坏死等均可引起肺损伤。
四、医源性因素
- 药物副作用
化疗药物(如博来霉素)、部分抗生素等具有肺毒性,可能干扰肺部细胞代谢功能,导致药物性肺损伤。 - 手术或医疗操作
肺部手术(如肺切除术)、体外循环、机械通气等可能直接损伤肺组织或诱发炎症反应。
五、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会损害肺泡和支气管黏膜,降低肺部防御能力,增加感染和损伤风险。
六、急性肺损伤的特殊病因
- 直接损伤
严重胸部创伤、吸入性损伤等直接破坏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皮,导致肺水肿和出血。 - 间接损伤
休克、全身性感染、大量输血等通过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间接损害肺部。
注:部分病因存在交叉,如感染既可独立引发损伤,也可能由外伤或手术并发症引起。预防需结合个体风险因素,如避免外伤、改善环境、规范用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