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目标与手段
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措施,包括:-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贝特类药物,可降低血脂并减少蛋白尿,但疗效因人而异。
- 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可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
- 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部分患者通过清除异常脂蛋白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长期效果有限。
-
预后与挑战
- 疾病呈慢性进展,约50%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需长期透析或肾移植。
- 肾移植后仍存在复发风险,且传统免疫抑制治疗对延缓病情作用不明显。
-
日常管理建议
- 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减少动物脂肪摄入。
- 定期监测:密切关注血脂、肾功能及尿蛋白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脂蛋白肾小球病需长期规范治疗,虽难以完全治愈,但积极干预可延缓肾功能恶化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