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肾病的概述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 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增生、腺瘤或腺癌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TH)大量合成与分泌,导致高血钙、低血磷、尿钙磷排泄增加、肾结石及骨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肾病 是PHPT的常见并发症,由于高血钙和PTH的作用,可能导致肾结石、肾钙化、肾浓缩功能损害等肾脏病变。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
降钙治疗:降低血钙是PHPT治疗的首要目标。常用的降钙药物包括降钙素、磷酸盐、西咪替丁、普萘洛尔和雌激素等。降钙素是目前最有效的降钙药物,但作用时间短暂,一般仅用于高钙危象。
-
磷酸盐:口服磷酸盐可提高血磷水平,有助于骨矿盐的沉积,降低血钙,减少尿钙排泄,阻抑肾结石的发展。
-
其他药物:如西咪替丁、普萘洛尔等可能有阻抑PTH合成和(或)分泌的作用。
2.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PHPT最根本的方法。通过切除导致PHPT的甲状旁腺瘤,可以有效控制血钙水平。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调整药物剂量、补充电解质等。术后可能存在低钙血症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3. 生活方式调整
-
充足饮水: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ml以上,以降低尿钙排泄,预防肾结石。
-
低钙饮食:避免高钙食物,如奶制品、坚果等。
-
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这类药物可导致血钙升高。
预后
PHPT经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术后,患者血钙水平可恢复正常,骨病逐渐恢复,肾结石减少。但术前的肾功能大多难以恢复。若术后血钙仍高或低,可能提示手术切除不足或残存甲状旁腺不足,需进一步治疗。
总结
PHPT与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治疗PHPT对改善肾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以治愈,越早实施手术,对肾脏损伤越小,康复得越快,预后越好。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危害患者的健康,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