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发展迅速,治疗需尽早进行。以下从治疗、护理和预防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1. 治疗原则
流脑的治疗以抗感染为核心,同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治疗流脑的关键,应尽早、全程、足量使用。常用药物包括:
-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但需注意其对脑膜炎双球菌的敏感性较差(透过血脑屏障能力弱)。成人剂量为每日400万单位,儿童剂量为每日20-40万单位/公斤,分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
- 氯霉素:对脑膜炎双球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易通过血脑屏障,但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需谨慎使用。
-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对脑膜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透过血脑屏障能力较好。
- 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是传统推荐药物,因其能透过血脑屏障,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
抗休克和降颅压治疗:对于暴发型流脑患者,需同时进行抗休克、消除脑水肿和防止呼吸衰竭等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 降温措施: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如冰袋敷额头)或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
- 补液和纠正酸中毒: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酸中毒。
2. 护理措施
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儿童和昏迷患者:
(1)发热护理
- 每隔4小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 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
(2)昏迷护理
- 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分泌物误吸。
- 每2小时翻身一次,轻拍背部促痰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
-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机。
(3)饮食护理
- 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尽早给予鼻饲,保证营养摄入。
3. 预防措施
流脑的预防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冬春高发季节:
- 接种疫苗:接种流脑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及时接种。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增强免疫力:注意休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疲劳。
4. 早期识别与及时就医
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如发热、头痛、呕吐等,但病情进展迅速。若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
- 持续高热、剧烈头痛;
- 喷射状呕吐;
- 皮肤瘀点或瘀斑;
- 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
总结
流脑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关键,预防措施也不可忽视。如出现疑似症状,请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