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脊髓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后遗症:
感觉症状
- 节段性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单侧上肢与上胸节之节段性感觉障碍,表现为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如位置觉、振动觉)可能仍然存在。
- 分离性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痛觉和温度觉的缺失,而对振动觉和位置觉的感知仍然良好。
运动症状
- 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的弛缓性部分瘫痪,表现为肌无力和肌张力下降,尤其是手部的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最为明显,严重者可能出现爪形手畸形。
- 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的上运动元性部分瘫痪,表现为肌张力亢进,腹壁反射消失及Babinski征阳性。
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 Horner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症状。
- 皮肤分泌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多汗或少汗症,尤其是在身体的一侧,形成所谓的“半侧少汗症”。
- 其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膀胱肛门功能障碍,导致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手术后遗症
- 麻木和疼痛: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或灼热感。
- 伤口问题:如伤口漏液、感染、延迟愈合等。
- 瘫痪风险:虽然罕见,但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脊髓神经造成损伤,导致肢体瘫痪。
- 感觉异常:如感觉减退或感觉过度,可能导致患者对热或痛的感知异常。
- 运动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行走困难或不稳。
- 大小便功能异常:如便秘、尿潴留等。
其他并发症
- 脊柱侧弯或后弯:由于受力不均,可能导致关节加速磨损,造成萎缩、畸形。
- 扁平颅底:尤其是对于颈髓的脊髓空洞,可能会压迫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脑积水等。
- 肺部感染或肺不张:由于呼吸肌无力,可能导致痰液在肺内聚集,引起肺部感染或肺不张。
治疗方面,通常包括手术干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等手段,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家庭的支持和关爱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