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没有绝对最快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措施:
- 治疗原发疾病:积极控制原发性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肾损伤的可逆性因素。比如,因严重外伤、急性失血导致的,需及时止血、输血或补充液体;由心力衰竭引起的,要改善心功能;若是使用了肾毒性药物,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调整其他药物剂量,必要时监测血清药物浓度。
-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维持体液平衡:在少尿期,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水负荷过多诱发肺水肿等并发症。
- 纠正高钾血症:密切监测心率和心电图,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使用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胰岛素等药物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严重时需进行透析治疗。
- 纠正酸中毒:根据患者情况,可使用碳酸氢钠静脉点滴等方法纠正酸中毒。
- 控制感染: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应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对肾脏毒性低或无毒性的药物,并调整药物剂量。
- 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等。对于纠正心力衰竭、严重酸中毒、尿毒症脑病等症状效果较好,可帮助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降低疾病死亡率。当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合并恶心、呕吐、严重高钾血症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 营养支持:尽可能通过胃肠道补充营养。早期应严格控制蛋白质入量,给予优质蛋白质 0.6g/(kg・d),适度补充氨基酸或葡萄糖液,以保证每天每公斤体重 126 - 188kJ(35 - 45kcal)热量。对伴有高分解状态的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
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肾功能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要让患者有计划地进行治疗和接受指导,减少或避免一些加重肾衰竭的诱因,如药物性损害、高脂血症、泌尿系梗阻、大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