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胃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以下严重后果:
一、消化系统并发症
- 胃溃疡
长期炎症会导致胃黏膜深层损伤,形成溃疡,表现为餐后上腹疼痛加重并呈现周期性。 - 胃出血/穿孔
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可能引发呕血、黑便,严重时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甚至胃穿孔引发急性腹膜炎。 - 萎缩性胃炎
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胃黏膜萎缩,伴随肠化生或异型增生,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二、营养代谢障碍
- 贫血
胃酸分泌异常和黏膜损伤会阻碍铁、维生素B12吸收,引发缺铁性贫血或恶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 - 营养不良
消化功能减退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出现消瘦、免疫力下降,加速器官功能衰退。
三、癌变风险显著升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时,胃癌发生风险较普通人高数十倍,尤其是病程超过10年的老年患者。
四、全身性危害
- 感染风险增加
营养不良和贫血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 心理问题
长期腹痛、进食困难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形成“疼痛-情绪恶化-症状加重”的恶性循环。
建议干预措施:老年患者需定期胃镜监测(尤其关注萎缩、肠化程度),规范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胶体果胶铋)、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根除治疗。日常需保持低盐软食,避免腌制/辛辣食物刺激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