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因反复受损导致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包括:
-
高发性与年龄相关性
我国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显著升高,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性别差异不明显。 -
病因复杂
- 主要病因:Hp感染占70%-90%,其他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胆汁反流、酒精摄入等。
- 加重因素:衰老导致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萎缩。
-
症状隐匿且不典型
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早饱感等,易与消化不良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老年人因感觉迟钝,症状可能更轻微。 -
并发症风险高
- 萎缩性胃炎常合并肠化生,少数可能发展为胃癌。
- 易引发贫血、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尤其合并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时更复杂。
-
治疗需个体化
- 无症状或Hp阴性者:无需特殊治疗,以饮食调整为主。
- 根除Hp:推荐含铋剂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
- 对症治疗:使用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缓解症状。
- 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B12、铁剂等改善贫血。
-
预防重点
包括根除Hp、避免刺激性饮食、戒烟限酒、定期胃镜随访(尤其萎缩性胃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