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压是指用普通袖带测压法所测血压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的血压值的现象。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生理因素
- 直接测量上肢血压和同时测量主动脉的血压明显不同,外周的收缩压(SBP)较高而舒张压(DBP)较低。这种由近端至远端的进行性变化与脉搏波反射强度和时程有关。
2. 技术因素
- 袖带测压会高估血压值。许多研究发现,SBP和DBP分别高出约5mmHg和5~10mmHg。
- 测量方法不当,如袖带尺寸不合适、测量位置不准确、坐姿不适当等,也可能导致血压值升高。
3. 病理生理因素
- 肱动脉内膜增厚、硬化,偶尔是包裹性纤维化,造成动脉壁“严重的紧扣性压力”,引起相关的听诊读数错误,导致假性高血压。
- 舒张期假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是由于袖带压力还未达到动脉内DBP时,柯氏音提前消失。这是由于柯氏音的产生和动脉壁“松弛摆动”有关,如果动脉壁硬度增加会减少机械刺激引起的这种摆动,那么袖带放气时,在较高的压力下动脉壁摆动即会中止,从而造成听诊法测得的DBP高于动脉内DBP。
4. 袖带充气高血压
- 在袖带充气时血压上升,这种现象由神经介导,只在少数人中出现,具体机制不明。
5. 其他因素
- 医疗环境的影响:医院或诊所等医疗环境可能让一些人感到紧张和不安,导致血压升高。
- 白大褂效应:患者在医生或护士等医护人员面前可能出现“白大褂效应”,即对医疗专业人员的尊敬和紧张情绪,使血压值偏高。
- 恐惧或紧张:一些人对医疗检查感到恐惧,可能因为害怕接受不好的消息而导致情绪紧张,进而影响血压测量。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假性高血压的发生,因此在测量血压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环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怀疑自己有假性高血压,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