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血压测量异常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一、核心定义
指通过普通袖带法测量时血压值偏高,但实际血管内真实血压正常或更低的现象,本质是血压升高的假象。这种情况多见于动脉严重钙化的老年人群体。
二、发生机制
- 动脉硬化:血管中层钙化导致动脉壁僵硬,袖带无法有效压缩血管
- 测量误差:袖带尺寸不当(过小/过紧)或充气压力不足
- 神经因素:自主神经系统异常引发的短暂血压波动
三、临床识别要点
特征表现 | |
---|---|
典型人群 | 老年患者(尤其合并糖尿病、尿毒症者) |
测量矛盾 | 袖带法高压>160mmHg但无靶器官损害 |
治疗反应 | 降压药治疗后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 |
诊断金标准 | 动脉穿刺直接测压值比袖带法低10-15mmHg |
四、处理原则
- 避免误诊:对血压升高但无靶器官损伤者保持警惕
- 动态监测: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排除一过性升高
- 病因处理:改善动脉弹性,调整袖带尺寸/测量方法
- 谨慎用药:确诊前不盲目使用降压药物
该现象在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中被明确定义,强调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客观检测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