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病因主要与遗传性酶缺陷有关,具体机制如下:
-
遗传性酶缺陷
该病由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先天性缺陷引起,导致皮质醇等激素合成不足。根据缺陷酶的不同,可分为5类:- 21-羟化酶缺陷症(最常见,占90%~95%)
- 11β-羟化酶缺陷症(占5%~8%)
- 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症、17α-羟化酶缺陷症及胆固醇碳链酶缺陷症(罕见)。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疾病由父母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共同遗传导致。若父母均为携带者,子女有25%的概率患病。 -
激素失衡与临床表现
酶缺陷导致皮质醇合成减少,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馈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加,引发肾上腺皮质增生及前体物质堆积,最终导致性激素异常(如雄激素过多或不足)和电解质紊乱。例如:- 失盐型(21-羟化酶缺陷):低血钠、高血钾、脱水等;
- 男性化型(女性患儿外生殖器男性化,男性患儿性早熟)。
-
其他危险因素
未进行产前筛查或新生儿筛查可能延误诊断,增加并发症风险。
总结:该病核心病因为特定酶基因突变导致的激素合成障碍,需通过新生儿筛查和基因检测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