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以快速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为核心,结合疾病严重程度和具体病因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具体药物选择及治疗策略如下:
一、核心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 甲泼尼龙:通常采用大剂量静脉冲击疗法(如500-1000mg/天,连用3天),可快速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
- 冲击后转为口服泼尼松(如1mg/kg/d)维持治疗。
-
免疫抑制剂
- 环磷酰胺:常与激素联用,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如0.5-1g/m²/月),抑制异常免疫应答。
- 环孢素/他克莫司:适用于难治性病例或对环磷酰胺不耐受者,需监测血药浓度。
-
生物制剂
- 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抗):针对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病例(需结合最新临床指南)[注: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但根据临床实践补充]。
二、联合治疗方案
- 激素+环磷酰胺:基础方案,适用于多数免疫介导的急进性肾炎。
- 血浆置换:对肺出血综合征或抗GBM抗体阳性者,需联合每日血浆置换(每次置换2-4L,持续7-14天)。
三、辅助治疗
- 降压药物:合并高血压时使用ACEI/ARB类药物(如氯沙坦钾片),兼具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的作用。
- 利尿剂:严重水肿者短期使用呋塞米等袢利尿剂缓解症状。
四、注意事项
- 用药规范:激素冲击期间需监测电解质、血糖及感染风险;环磷酰胺需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如配合美司钠)。
- 疗效评估:治疗2-4周需复查肾功能、尿蛋白及免疫指标,调整后续免疫抑制强度。
- 过渡到维持治疗:急性期控制后,逐渐减量激素并转换至硫唑嘌呤或吗替麦考酚酯长期维持。
提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迅速,需在肾内科专科医生指导下住院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治疗方案需结合肾活检病理类型(如抗GBM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精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