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一种以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肾小球肾炎中最严重的类型。其特点是病情发展急骤,若未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能在6个月内死亡或依赖透析生存。
核心特征
-
病理表现
肾活检可见肾小球囊内广泛新月体形成(>50%),因此也被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
病因分类
- 原发性:病因不明,占多数病例。
- 继发性: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如链球菌、病毒)、药物反应等。
-
典型症状
- 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常为镜下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 肾功能急剧恶化:少尿或无尿、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快速升高,短期内进展至尿毒症。
- 全身症状:疲劳、发热、体重下降,部分患者伴恶心、腹痛或呼吸困难。
-
治疗原则
-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冲击(如甲泼尼龙)、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 血浆置换:适用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Ⅰ型)和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Ⅲ型)。
- 支持治疗:控制高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透析治疗。
预后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Ⅰ型预后最差,Ⅱ型和Ⅲ型相对较好,但总体病死率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