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质子泵抑制剂(PPI)
- 作用:强力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是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核心药物。
- 用法:活动性出血期需静脉滴注(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出血停止后改为口服,每日2次,总疗程6-8周。
-
止血药物
- 辅助用药:如氨甲环酸、凝血酶等,可局部止血或口服辅助止血。
- 中药:云南白药、白芨粉等可辅助止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根除幽门螺杆菌(Hp)
- 方案:若合并Hp感染,需采用铋剂四联疗法(PPI+铋剂+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14天。
- 重要性:Hp感染是胃溃疡复发的主要诱因,根除后可显著降低再出血风险。
-
黏膜保护剂
- 常用药物: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可覆盖溃疡面,减少胃酸刺激,促进愈合。
二、内镜及手术治疗
-
内镜止血
- 适用情况:活动性出血或药物无效时,通过钛夹、组织胶注射等方式直接止血。
- 时机:建议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以提高成功率。
-
手术或介入治疗
- 指征: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大出血或合并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
三、生活与饮食调整
- 禁食与逐步恢复饮食
- 出血期间需禁食,止血后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戒烟戒酒
- 酒精和烟草会加剧胃黏膜损伤,增加复发风险。
- 避免长期服用损伤胃黏膜药物
- 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必要时需联合护胃药物。
四、注意事项
- 疗程与复查:PPI治疗需足疗程(6-8周),根除Hp后需停药1个月复查。
- 高危患者:高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需密切监测,必要时输血支持。
提示:胃溃疡出血的根治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建议尽早就医并严格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