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因素
- 睡眠与妊娠:睡眠时泌乳素分泌增加,妊娠期PRL水平可升高至非孕期的10倍以上。
- 哺乳刺激:吸吮乳头可暂时升高PRL,但哺乳3个月后升幅逐渐下降;长期哺乳即使泌乳素处于正常范围也可引发溢乳。
- 其他生理刺激:体力活动、应激、精神刺激、月经黄体期等均可增加泌乳素分泌。
二、病理因素
-
肿瘤性高泌乳素血症
- 垂体泌乳素瘤:占闭经-溢乳综合征的33%~76.9%,肿瘤自主分泌大量泌乳素,导致高泌乳素血症。
- 其他垂体肿瘤:如生长激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等也可能引发。
- 下丘脑及邻近肿瘤:如颅咽管瘤、垂体柄受压等,影响泌乳素抑制因子(PIF)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
-
产后性高泌乳素血症
- 妊娠、分娩、流产或引产后,泌乳素升高且不易恢复,症状较轻且预后较好。
-
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
- 原因不明,可能与精神创伤、应激或极微小腺瘤相关,部分患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
其他疾病
- 甲状腺功能减退:TRH刺激泌乳素释放。
- 慢性肾衰、Addison病:可能间接影响泌乳素代谢。
- 异位泌乳素分泌肿瘤:如支气管肺癌、肾上腺癌等。
三、药物及医源性因素
- 药物抑制多巴胺合成: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利血平)、避孕药等长期使用可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分泌,导致泌乳素升高。
- 胸部手术或刺激:胸部手术、带状疱疹等通过神经反射刺激泌乳素分泌。
四、其他因素
- 反射性刺激:乳头刺激或胸部病变可引起泌乳素短暂升高。
- 垂体意外瘤或囊肿:如空泡蝶鞍综合征、Rathke囊肿等。
总结
闭经溢乳综合征的核心机制是泌乳素异常升高,病因涵盖生理、病理、药物及肿瘤等多方面。其中,垂体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病因,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明确诊断。若出现闭经、溢乳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