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后遗症:
- 心脏瓣膜损伤:感染可导致心脏瓣膜结构改变,引起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这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血液流动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等症状。
- 心脏功能不全:炎症累及心肌可导致心肌损伤和心肌细胞死亡,降低心脏的泵血能力,长期心脏负荷增加会引发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气短、乏力、水肿等症状。
- 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损害心脏的传导系统,影响心脏电信号的正常传导,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患者可能感到心慌、头晕,严重时可能出现眼前发黑甚至晕厥。
- 血栓形成与栓塞:心内膜炎会使心内膜表面粗糙,加上血流动力学异常,容易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各处,引起肺栓塞、脑栓塞、肾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导致相应器官的急性缺血或梗死。
- 肾功能损害:感染可累及肾脏,引发肾动脉栓塞、肾梗死、肾炎、肾脓肿等,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肾功能指标异常等表现。
- 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如果治疗不彻底,残留的病原体可能在心脏内再次繁殖,导致心内膜炎复发。复发后的病情可能更加复杂和严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 神经系统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脑栓塞、脑出血、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
不过,如果感染性心内膜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少数患者出现后遗症的严重程度也因个体差异而异,取决于发病时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和规范、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