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彻底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但避免过度挤压导致感染扩散)。若伤口较深或出血较多,可用酒精或碘伏进一步消毒。 -
评估伤口等级并接种疫苗
- II级暴露(无出血,仅有抓痕或皮损):需接种狂犬疫苗。
- III级暴露(有出血或贯穿性伤口):除狂犬疫苗外,还需根据体重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风险: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需评估破伤风免疫史,必要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 出血热疫苗:出血热潜伏期约7-14天,疫苗产生抗体需时间,若咬伤后未及时接种且处于高发地区,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种。
-
观察症状并及时就医
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皮疹、眼眶痛等症状,这些可能是出血热、感染等疾病的早期表现。建议48小时内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进行其他治疗。 -
预防感染与后续护理
-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
- 避免抓挠或挤压伤口,防止二次损伤。
- 若被咬后出现肿胀加剧、持续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注意:老鼠可能携带鼠疫杆菌、汉坦病毒等病原体,不可掉以轻心。即使伤口看似轻微,也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