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需要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激素治疗及对症治疗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 抗结核药物
- 异烟肼(INH):具有强杀菌作用,能透过血脑屏障,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药物之一。成人剂量一般为每日 300 - 400mg,儿童按体重每日 10 - 20mg/kg,可口服或静脉滴注。
- 利福平(RFP):也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成人每日 450 - 600mg,儿童每日 10 - 20mg/kg,空腹顿服。
- 吡嗪酰胺(PZA):在酸性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进入巨噬细胞内发挥药效。成人每日 1.5 - 2.0g,儿童每日 30 - 40mg/kg,分 3 - 4 次口服。
- 乙胺丁醇(EMB):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成人每日 0.75 - 1.0g,儿童每日 15 - 25mg/kg,口服。
- 链霉素(SM):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有耳毒性和肾毒性,一般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成人每日 0.75 - 1.0g,儿童每日 15 - 25mg/kg,分 1 - 2 次肌内注射。
-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颅内压、减少粘连,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地塞米松一般每日 5 - 10mg,静脉滴注或口服;泼尼松每日 30 - 60mg,晨起顿服,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 对症治疗药物
- 降低颅内压药物:常用的有甘露醇,一般每次 0.5 - 1.0g/kg,快速静脉滴注,每 4 - 8 小时一次,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 抗癫痫药物:如果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可根据发作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需要早期、联合、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