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急处理
- 体位调整:让患者取端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负荷。
- 吸氧:高流量吸氧(6-8L/min),必要时用乙醇湿化,改善缺氧状态。
- 镇静:吗啡(3-5mg)可缓解焦虑和呼吸困难,但需注意禁忌症(如低血压、呼吸抑制)。
-
药物治疗
- 利尿剂:静脉注射呋塞米等袢利尿剂,快速减轻肺水肿和心脏负荷。
-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扩张血管以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
- 正性肌力药:适用于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低灌注患者,如多巴胺、米力农等。
-
病因治疗
- 需尽快明确诱因(如高血压、心肌梗死、感染等)并针对性处理,例如开通血管、控制感染等。
-
非药物治疗
- 机械通气:若呼吸频率>25次/分或血氧不足,需无创或有创通气支持。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用于心源性休克或顽固性肺水肿患者。
-
监测与后续管理
- 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血氧、尿量等)及血利钠肽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 病情稳定后,过渡至慢性心衰管理,优化长期用药(如ACEI、β受体阻滞剂)。
提示:急性心衰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就医。家庭急救时可协助患者保持端坐位、吸氧,但不可延误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