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体与传播途径
- 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口腔、肠道等部位,通常为共生状态,免疫力低下时转为致病。
- 传播方式包括内源性感染(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导致菌群失调)和外源性感染(如接触污染物品)。
2. 临床表现
- 黏膜皮肤感染:如鹅口疮(口腔白膜)、食管炎(吞咽困难)、阴道炎(豆腐渣样白带、外阴瘙痒)等。
- 系统性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可累及血液、心内膜、肝脾等器官,表现为发热、寒战、器官功能异常,严重者危及生命。
3. 高危人群
- 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化疗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者、糖尿病患者等。
4. 治疗原则
- 局部用药(如克霉唑栓剂、制霉菌素)或口服/静脉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卡泊芬净)。
- 需去除诱因(如控制血糖、停用抗生素)、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根据药敏调整方案。
提示:念珠菌病需早诊断早治疗,免疫低下者易复发,建议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