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的急性或慢性感染。以下是对念珠菌病不同感染部位的具体感觉描述:
-
口腔念珠菌病:
- 常见症状包括口干、发黏,口腔黏膜烧灼感、疼痛,味觉减退等。
- 舌背乳头萎缩,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的白色凝乳状斑膜,口腔黏膜发红,口角湿白潮红,白色不规则增厚,斑块及结节状增生等。
- 伪膜型表现为乳白色绒状伪膜,似奶块,不易擦去;红斑型常累及舌背黏膜,表现为外形弥散的红斑,以及舌乳头萎缩;增殖型则表现为口腔黏膜结节状或肉芽肿样增生。
-
阴道炎与外阴炎:
- 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立不安。
- 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
- 阴道黏膜红肿,表面可见白色膜状物覆盖。
- 性生活时会有疼痛感,影响性生活质量。
-
皮肤念珠菌病:
- 常发生在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腹股沟、乳房下、肛周等。
- 感染部位皮肤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表面有糜烂、渗出,边缘可见散在的小丘疹或水疱。
- 患者会感到明显瘙痒。
- 在婴幼儿中,尿布包裹区域易受感染,形成尿布疹,表现为臀部、会阴部大片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溃疡。
-
念珠菌肠炎:
- 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呈糊状或水样,有时可见黏液,但一般无脓血。
- 长期肠道念珠菌感染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患者体重下降、乏力等。
念珠菌病的感觉因感染部位而异,且症状多样。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