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清洁伤口
用肥皂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或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湿敷中和酸性毒液。注意避免用酒精或碘酒擦拭,以免加重刺激。 -
缓解炎症与瘙痒
清洗后,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缓解红肿、瘙痒。若局部出现溃烂或渗液,可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后湿敷。 -
避免抓挠与感染
隐翅虫毒液会引发灼痛和瘙痒,切勿抓挠伤口,以免继发细菌感染。若皮肤已破损,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必要时用无菌纱布包扎。 -
观察症状并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红肿、疼痛持续加重或扩散至全身;
- 发热、头晕、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反应;
- 皮损面积大、渗液严重或久治不愈。
预防建议:
- 避免徒手拍打隐翅虫,可轻轻吹走或用工具驱赶;
- 登山时穿长袖长裤,携带驱虫剂(含避蚊胺成分);
- 夜间活动时减少灯光使用,睡前检查床铺。
若症状轻微,一般3-5天可恢复;若持续不愈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