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以下是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详细介绍:
-
定义与分类
-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多次非同日测量所得的平均值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
病因
-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尤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久坐不运动、超重肥胖等;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重油饮食,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长期心理压力大等都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
症状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多数起病缓慢,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强直、疲劳、心悸等,典型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即可消失。还可能出现受累器官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较为严重的症状。
-
并发症
- 包括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肾衰竭、主动脉病变等。这些并发症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死亡或残疾的主要原因。
-
治疗
- 原发性高血压必须要接受治疗,治疗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低盐低脂饮食、减肥和加强锻炼等。药物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复杂且多样。通过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