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目标与方法
-
治疗目标
- 缓解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通过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患者舒适度。
- 延缓病情进展:使用RAAS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药物,降低心血管死亡和住院风险。
- 改善预后:对于终末期患者,心脏移植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能延长生存期。
-
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 药物依从性:需长期规律服用药物(如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等),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3克)、控制液体摄入、适度运动及避免感染。
- 定期监测:通过心脏功能评估、电解质监测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特殊情况处理
- 原发病治疗:若心衰由可逆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原发病治愈后可能无需长期治疗;但多数情况下(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需终身管理。
- 器械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植入式除颤器(ICD)。
总结
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患者需与医生密切配合,通过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随访,最大限度控制病情。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