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表现:
- 皮肤黏膜:面部蝶形红斑、口腔溃疡、脱发等。
- 骨骼肌肉:对称性关节痛、肌肉疼痛、乏力。
- 肾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
- 心脏:心慌、胸闷、胸痛。
- 肺:咳嗽、呼吸困难。
-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能出现抽搐、昏迷。
-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 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
- 全身症状:发热、疲乏、食欲减退。
-
对妊娠的影响:
- 妊娠并发症:如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功能低下等。
- 胎儿风险: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死亡等。
- 母体风险:病情活动可能加重母体器官损害,如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
-
治疗与管理:
-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控制病情活动。
- 产科处理: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分娩时需使用激素控制病情。
- 日常管理:避免日晒、预防感染、合理饮食和休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
预后:
- 母婴结局: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妊娠结局较好,但需警惕产后病情复发。
- 长期管理:产后需继续随访,监测肾功能和免疫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多学科协作管理,以确保母婴安全。患者应在风湿免疫科和产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