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 由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中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引发,约10%-20%患者出现眼部受累。
- 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毛细胞白血病相关,免疫异常(如T细胞介导)也参与发病。
2. 主要症状
- 前葡萄膜炎:眼红、眼痛、畏光流泪。
- 后葡萄膜炎:无痛性飞蚊症、视力下降,可能伴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血管炎。
- 全身表现:发热、皮疹(紫癜/皮下结节)、关节痛、高血压、蛋白尿等。
3. 诊断要点
- 结合眼部症状(如虹膜炎、脉络膜血管炎)及全身多系统受累表现(如皮肤病变、肾脏损害)。
- 辅助检查: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组织活检(发现坏死性血管炎)可确诊。
4. 治疗原则
- 全身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需长期用药并监测副作用。
- 眼部治疗:局部使用扩瞳剂(东莨菪碱)预防虹膜粘连,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症。
- 并发症处理:如视网膜脱离需玻璃体切割术,新生血管可用激光光凝。
5. 预后与风险
- 可能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或失明,5年生存率约80%-90%。
- 需警惕全身多器官损害(如肾梗死、心血管病变)。
建议出现眼红、视力骤降等症状时及时就诊眼科及风湿免疫科,早期规范治疗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