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 急性期:首日禁食蛋白质,给予葡萄糖保证能量供应。昏迷不能进食者可经鼻胃管供食。
- 慢性期:无禁食必要,蛋白质摄入量为1~1.5 g/(kg·d),植物和奶制品蛋白优于动物蛋白,因植物蛋白产氨少。
2. 限制脂肪摄入
- 脂肪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每日控制脂肪摄入量,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减少动物脂肪摄入,避免食用油炸、油煎等高脂肪食物。
3. 保证足够热量供应
- 充足的热量能减少蛋白质分解供能,降低氨的生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馒头、米饭、面条等。可适当补充葡萄糖、蜂蜜等简单糖类,能快速被人体吸收利用,维持血糖稳定。
4.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等。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
5. 适量脂肪摄入
- 肝性脑病患者饮食摄入脂肪不宜过高,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以患者耐受为宜。
6. 鼓励少量多餐
- 少量多餐,建议每天进食4~6餐,白天进食时间间隔不能超过3-6小时。睡前可少量进食,以帮助患者减少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也可以改善葡萄糖不耐受的现象。
7. 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
- 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应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但要注意营养丰富,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注意避免粗糙的食物。
8. 注意盐的摄入
- 患者在食用水和盐方面应视有无腹水和水肿而定。没有腹水或水肿者不必限盐;若伴有腹水或水肿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并需限制液体。
9. 禁止饮酒
- 酒精在体内主要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排出体外。饮酒会加重功能本已减退的肝脏负担。所以应绝对禁止喝一切含有酒精的饮料,并忌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及加盐、加味精的食品。
以上饮食原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