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少肠道氨吸收药物
- 乳果糖/乳梨醇:作为肠道不吸收双糖,可酸化肠道环境,减少氨的吸收,是肝性脑病的一线用药。
- 利福昔明:肠道非吸收型抗生素,抑制产氨细菌生长,减少氨生成。
-
促进氨代谢药物
- 门冬氨酸-鸟氨酸:加速氨转化为尿素,降低血氨水平。
- 支链氨基酸(BCAA):调节氨基酸代谢,减少假性神经递质形成,改善意识状态。
-
其他辅助药物
-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通过血脑屏障改善神经递质平衡,缓解意识障碍。
- 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辅助降低氨水平。
-
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 原发病治疗:积极控制肝硬化、门脉高压等基础肝病。
- 生活方式调整:限制蛋白质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诱因(如高蛋白饮食、感染)。
- 严重病例处理: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肝性脑病可考虑肝移植。
需注意:肝性脑病易复发,需长期管理,且预后与病因、肝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