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抗反流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
- 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包括一过性下括约肌松弛(TLESR)和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 膈脚抗反流作用减弱:如食管裂孔疝、腹内压增高等,破坏了膈角结构,导致抗反流屏障削弱。
2.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 食管蠕动减弱:如老年人食管动力减弱或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影响唾液腺功能,导致食管清除反流物的能力下降。
- 唾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
3.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 长期抽烟、酗酒:破坏食管黏膜屏障,促进食管炎、食管溃疡形成。
- 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如辛辣、熏、烤、霉变等食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等,加重对食管的刺激和损害。
4. 食管感觉异常
- 食管对酸的敏感性增加:部分GERD患者有反流症状,但酸反流在生理范围,可能与黏膜防御削弱、内脏神经通路功能失常及持续的食管收缩有关。
5. 胆汁反流
- 混合性反流:胃食管反流病中胆汁反流常见,与酸反流并存,与食管溃疡、狭窄、吞咽困难和Barrett食管等关系密切。
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 胃酸分泌增加:HP感染可使最大泌酸量(MAO)及基础泌酸量(BAO)明显增高,胃内酸性增强,反流入食管的胃酸性内容物将导致食管黏膜上皮损害。
7. 其他因素
- 遗传因素:胃食管反流病可能通过家族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胆碱能药物能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 胃排空延迟:如胃溃疡、胃炎、胃轻瘫等疾病,导致胃内压力升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
这些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治疗时应综合考虑,从多个方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