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必须接受规范治疗,否则可能引发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具体治疗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及患者个体差异综合判断:
一、治疗必要性
所有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需及时干预,包括以下两种主要方式:
- 保守治疗
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早期(未化脓或穿孔)、症状轻微且无发热或腹膜炎体征者,或存在手术禁忌证(如严重基础疾病、妊娠期等)。通过禁食、静脉补液、抗生素(如头孢类、甲硝唑等)控制感染,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手术治疗
适用于以下情况:- 病情进展或保守治疗无效(如持续腹痛加重、体温升高)
- 已出现阑尾穿孔、坏疽、周围脓肿或并发腹膜炎
- 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二、治疗方式选择依据
考虑因素 | 保守治疗 | 手术治疗 |
---|---|---|
病情阶段 | 早期、单纯性阑尾炎 | 中晚期、化脓性/穿孔性阑尾炎 |
并发症 | 无阑尾周围脓肿、腹膜炎 | 存在脓肿、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 |
患者条件 | 高龄、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等手术高风险人群 | 身体状况可耐受手术 |
治疗目标 | 缓解症状、控制感染 | 根治病灶、预防复发 |
三、延误治疗的风险
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
- 阑尾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增加感染性休克风险
- 形成阑尾周围脓肿,需先引流再手术,延长治疗周期
- 炎症扩散至腹腔其他器官,造成肠粘连、肠梗阻等后遗症
急性阑尾炎患者需立即就医评估,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无论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均需严格遵医嘱并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自行停药或延误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