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
首要原则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 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碘131或手术切除甲状腺;
- 贫血:缺铁性贫血补铁剂,巨幼细胞性贫血补充叶酸/B12,溶血性贫血需激素或脾切除;
- 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ACEI(卡托普利)或利尿剂(呋塞米);
- 结构性心脏病:如主动脉瓣狭窄需手术置换。
二、药物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首选普萘洛尔(10-20mg/次,3次/日)或美托洛尔(50-100mg/次,2次/日),可降低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
- 血管扩张剂:硝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可稳定心律,减轻心脏负荷;
- 镇静剂:焦虑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地西泮等;
- 心力衰竭辅助治疗:洋地黄效果有限但可尝试,需密切监测;利尿剂、ACEI/ARB类药物可改善症状。
三、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低盐(每日≤6g)、低脂,增加高蛋白(肉类、蛋类)及富含纤维的蔬果(香蕉、芹菜);
-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等轻度活动;
- 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因摄入。
四、其他治疗
-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CBT)可缓解焦虑、压力诱发的症状;
- 定期监测:通过血压、心率及症状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方案。
注意事项
- 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尤其β受体阻滞剂不可自行停药;
- 合并心力衰竭时需个体化治疗,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最佳治疗方案需结合病因、症状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