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肝硬化的治疗需根据孕期阶段、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综合制定个体化方案,具体可分为以下方面:
一、不同孕期的处理原则
-
早期妊娠(≤12周)
- 若存在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食管静脉曲张,建议终止妊娠。
- 仅有食管静脉曲张但患者强烈要求继续妊娠者,可先行门腔静脉分流术,再考虑妊娠。
-
中期妊娠(13~27周)
- 若肝功能稳定且无进行性恶化,可继续妊娠,但需密切监测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
- 中期引产失败风险高且可能诱发肝性脑病,需谨慎评估。
-
晚期妊娠(≥28周)
- 肝功能代偿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者,首选阴道分娩,产程中需备足凝血因子及血液制品。
- 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史或产科指征(如胎儿窘迫)者,建议剖宫产以降低出血风险。
二、内科治疗
-
营养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肝功能减退或肝性脑病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 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证充足睡眠。
-
保肝及对症治疗
- 保肝药物:补充维生素(C、E、B族)、肌苷、必需磷脂类(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 腹水管理:限水钠(每日钠≤2g,水≤1000ml)、利尿剂(如呋塞米)、补充白蛋白或14氨基酸-800促进合成。
- 抗病毒治疗:针对乙肝相关肝硬化,可选用妊娠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
-
并发症预防
- 食管静脉曲张:避免粗糙食物、增加腹压动作(如咳嗽),出血时联合内镜止血或气囊填塞。
- 感染与出血:产前纠正凝血功能,产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三、外科治疗
- 门腔静脉分流术: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未破裂但需继续妊娠者,可降低孕期出血风险。
- 终止妊娠手术:肝功能严重失代偿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人工流产或剖宫取胎。
四、产后管理与随访
- 复查:孕28周前每4周检查肝功能,孕28周后每2周一次,监测腹水、凝血功能等。
- 长期管理:产后需继续保肝治疗,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评估肝硬化进展。
治疗需结合孕期阶段和病情,多学科协作(产科、肝病科、外科)是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