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的诊断标准通常基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一系列辅助检查结果。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诊断依据:
-
病史:患者可能有多次胆道疾病发作史,特别是胆石症或胆道寄生虫感染史。这些病史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病的重要基础。
-
典型表现
- 腹痛:右上腹疼痛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呈阵发性加剧。腹痛的发生与胆道梗阻和炎症有关。
- 寒战高热:患者常出现寒战和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这是由于胆道内大量细菌繁殖及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所致。
- 黄疸: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排泄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黄疸。黄疸的程度取决于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 休克: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低血压、脉搏细速等。休克的发生与胆道内高压、化脓性感染以及大量细菌入血有关。
- 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谵妄等。这些症状与胆道内高压和毒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多超过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增高。这反映了体内存在严重的感染。
- 肝功能检查:直接胆红素、ALP(碱性磷酸酶)、GGT(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升高,提示肝功能受损和胆汁排泄障碍。
- 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降低,最低可达(10~20)×10^9/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 血培养:寒战时抽血做细菌培养,多数患者可呈阳性结果,有助于确定病原菌种类。
-
影像学检查
- B超检查:可发现胆管扩张、胆道结石或蛔虫等病因证据。
- CT或MRI检查: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胆道系统图像,有助于明确梗阻部位和原因。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上述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