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诊处理与基础治疗
- 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需绝对卧床4-6周,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诱因,以降低再出血风险。 - 控制血压与颅内压
- 血压需维持在正常水平(一般不超过150/90mmHg),避免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
- 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 镇痛与镇静
剧烈头痛可给予吗啡、哌替啶等强效镇痛药,烦躁不安者使用地西泮等镇静剂。
二、病因治疗(核心措施)
- 动脉瘤夹闭术
- 适用于前交通、后交通、大脑中动脉等部位的动脉瘤,手术时机需根据病情分级:
- Ⅰ-Ⅱ级患者(意识清醒、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3天内手术。
- Ⅲ-Ⅳ级患者需待病情稳定后手术。
- 适用于前交通、后交通、大脑中动脉等部位的动脉瘤,手术时机需根据病情分级:
-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 经股动脉穿刺,通过微导管向动脉瘤腔填入弹簧圈或球囊,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96%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 脑血管畸形处理
对于动静脉畸形(AVM)患者,根据畸形团大小选择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三、并发症防治
- 脑血管痉挛
- 早期使用尼莫地平(钙离子拮抗剂)持续泵入,可降低痉挛发生率。
- 严重痉挛者需行球囊扩张或血管成形术。
- 脑积水
- 急性脑积水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慢性脑积水需脑脊液分流术。
- 癫痫预防
有癫痫发作史者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
四、康复与长期管理
-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物理治疗(如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及认知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危险因素控制
- 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目标血压<140/90mmHg)。
- 有家族史者定期行头颅CTA/MRA筛查。
五、预后与随访
- 预后差异大:约10%患者死于急性期,存活者中30%-40%遗留永久性残疾。
- 随访要求: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复查DSA或CTA,监测动脉瘤是否复发。
总结:自发性SAH的最佳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早期病因治疗(手术/介入)联合规范内科管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高危人群(如高血压、吸烟者)应定期筛查,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