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原则
- 少食多餐
每日6-8餐,减少单次进食量,避免餐后饱胀感加重。 - 低脂低纤维
选择易消化的低脂食物(如脱脂奶、瘦肉末),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及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芹菜),以减轻胃排空负担。 - 流质/半流质为主
症状较重时首选米汤、藕粉、菜末肉末粥等流食;恢复期可过渡至软烂面条、鸡蛋羹、馄饨等半流食。
二、推荐食物
- 高蛋白食物
瘦肉、鱼肉、鸡肉、豆腐等优质蛋白有助于修复胃肠黏膜,促进康复。 - 易消化主食
小米粥、软面条、馒头等低纤维主食可减少胃部刺激。 - 适量水果与蔬菜
选择熟制的水果(如香蕉、苹果泥)及煮熟的绿叶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需避免的食物
- 刺激性食物:辣椒、冷饮、酒精等会加重胃黏膜损伤。
- 高糖高盐食物:如面包、糕点、腌制食品,可能延缓胃排空。
- 难消化食物:年糕、玉米、坚果等高纤维或高脂食物需严格限制。
四、其他注意事项
- 补充营养:若蛋白质摄入不足,可添加乳清蛋白或水解蛋白粉。
- 餐前用药:建议餐前半小时服用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需遵医嘱。
- 心理支持:焦虑可能加重症状,需保持情绪稳定并配合适度运动(如散步)。
五、何时就医?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频繁呕吐、严重营养不良),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
以上建议综合了多篇临床指南和专家意见,具体饮食方案需根据个体病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