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通过抑制心室逆向传导、减慢心率改善症状,适用于轻度至中度患者。需注意心室率不低于55次/分钟,低血压或哮喘患者慎用。
- 非二氢吡啶类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降低心室率及心脏耗能,但可能引发头痛、潮红等副作用。
-
起搏器参数调整或重新编程
- 通过调整起搏频率、模式(如VVI改为DDD)或延迟起搏时间,优化心房-心室同步性,减少逆传。适用于起搏器设置不当导致的症状。
-
双腔/三腔起搏器植入术
- 双腔起搏器:改善房室顺序收缩,适用于单腔起搏器效果不佳者。
- 三腔起搏器(CRT):通过左心室电极实现心脏再同步化,尤其适用于心室不同步导致的心力衰竭。部分病例中,左束支起搏技术可替代复杂CRT手术,费用更低且效果显著。
-
射频消融术
- 针对药物无效或起搏器位置不当的严重病例,通过消融异常电信号通路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
综合管理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心率和起搏器状态。
- 多学科协作:结合心内科、外科及康复科意见,制定个体化方案。
注意事项:
- 轻度症状可优先尝试药物或参数调整,无效则考虑手术。
- 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导线脱落等,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 及时随访,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用药。
建议患者至心血管专科就诊,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后,由医生制定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