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干预
-
药物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可减缓心率,改善心悸、胸闷等症状,适用于轻度患者。
-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降低心室率,减轻心脏负担。
- 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个体差异及副作用。
-
手术治疗
- 起搏器程控或更换:通过调整参数或更换新型起搏器优化功能,适用于症状持续或加重者。
- 射频消融术:针对特定心律失常,消除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
-
起搏器参数调整
- 由专业医生远程或现场调整感知、起搏频率等参数,改善心脏同步性。
二、生活方式调整
-
日常护理
- 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采用平卧或半卧位,减少心脏受压。
- 远离高磁环境(如大型电器、磁场区域),防止干扰起搏器功能。
-
饮食管理
- 清淡饮食:多摄入杂粮、鱼类、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糖、辛辣食物。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
- 控制液体摄入:心功能不全者需限盐限水,避免水肿。
-
定期监测与复查
- 记录症状变化(如头晕、心悸频率),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检查心电图、血液指标,确保起搏器功能正常。
三、预防措施
- 术前评估:植入起搏器前完善电生理检查,选择合适起搏模式(如双心腔起搏器)。
- 长期管理: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如持续头晕、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通过规范治疗与综合调理,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