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鼠咬伤后可能出现以下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就医处理:
一、局部症状
- 伤口疼痛与出血
被咬部位会因皮肤破损出现明显疼痛,且伴随出血现象。 - 红肿与炎症反应
伤口周围可能迅速红肿,甚至出现瘙痒或灼热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化脓或渗液。
二、全身性反应
- 发热及全身不适
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体温可超过38.5℃。 - 淋巴结肿大
感染鼠疫或鼠咬热时,可能引发淋巴结红肿、疼痛(如腹股沟或腋下淋巴结)。 - 呼吸/循环系统异常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伴随呼吸困难、皮肤黏膜充血(如“醉酒貌”)、血压下降等危重症状。
三、传染病风险
- 鼠疫(罕见但严重)
表现为高热、剧烈胸痛、皮肤黏膜广泛出血,甚至休克或多器官衰竭。 - 肾综合征出血热
早期发热伴“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后期可能出现少尿、皮肤瘀斑。 - 鼠咬热
特征性症状包括反复高热、伤口周围硬结或溃疡,躯干可能出现红斑皮疹。
特别提示:若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处理。常规建议包括彻底冲洗消毒伤口、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或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