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一种心脏的生理保护机制,其临床意义取决于基础心脏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治疗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针对病因治疗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心脏的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
2. 药物治疗
- 异丙肾上腺素:如果出现了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以通过口服葡萄糖溶液中的异丙肾上腺素进行静脉滴注来加速心跳。
- 阿托品: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阿托品来治疗。
-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多卡因、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减缓心跳频率,减少心脏收缩次数,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3. 手术治疗
- 心脏起搏器:对于不能接受药物的人群,可以考虑使用永久的心脏起搏器进行移植,同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心脏起搏器进行紧急处理。
- 射频消融术:对于频繁发作且影响生活质量的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可考虑行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烧灼异常传导路径,以恢复正常心电活动。
-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当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伴随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可能需要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该设备能自动检测并纠正不正常的心跳模式。
4.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室性逸搏的发生频率。
- 饮食调整:均衡营养、控制盐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限制高脂肪食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等。
- 定期体检以及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是管理室性逸搏的关键。
通过综合治疗,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管理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