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营养支持:保证患儿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纠正营养不良、贫血等基础疾病。
- 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交叉感染。
- 氧疗与退热:缺氧时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浓度≤40%);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
二、药物治疗
-
抗感染治疗
- 细菌感染:首选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红霉素,院内感染可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疗程至退热后3-5天。
- 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耐药时可选用四环素类(米诺环素)或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8岁以下儿童慎用后者。
- 病毒感染: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
辅助药物
- 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短期用于抑制炎症反应,需严格遵医嘱。
- 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增强免疫力,适用于反复感染患儿。
三、手术治疗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清除痰栓和分泌物,适用于反复感染、支气管扩张患儿。
- 畸形或异物处理:如合并气管异物或先天性发育异常,需手术矫正。
四、中医治疗(分期论治)
- 初期:清热解毒,方用清感方(紫草、柴胡、黄芩等),外感症状明显时适用。
- 中期:泻肺降气、化痰解毒,方用肺炎方(紫苏子、葶苈子、桑白皮等),缓解咳嗽痰多。
- 后期:保肺养阴,方用宝肺方(天冬、麦冬、沙参等),调理气阴两虚。
- 外治法:推拿、穴位贴敷、拔罐等辅助排痰和恢复肺功能。
五、康复与预防
- 定期复查:监测肺部吸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增强体质:病愈后适度运动,避免受凉,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染。
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结合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
- 中西医结合:重症可联用激素和中药(如蜜炼川贝枇杷膏)缓解症状。
提示:若患儿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或病情反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