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性疾病(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是指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原)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并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疾病。根据参与细胞、分子成分等差异,超敏反应性疾病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I型、II型、III型和IV型。以下是各类超敏反应性疾病的诊断标准:
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I型超敏反应是由IgE介导的,通常表现为过敏反应(anaphylaxis)、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其诊断标准包括:
- 1.病史和临床表现: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症状特点、接触过敏原的时间和地点等
- 2.皮肤试验:将少量过敏原涂抹在患者皮肤上,观察皮肤反应,可以确定患者对哪些物质过敏
- 3.血清IgE检测:检测患者血液中IgE抗体水平,并分析其特异性,帮助医生确定过敏原种类和程度
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II型超敏反应是由IgG和IgM抗体介导的,主要表现为细胞毒性反应,常见疾病包括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等。其诊断标准包括:
1.抗体检测: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如抗红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等。
2.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进行诊断。
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III型超敏反应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主要表现为血清病、血管炎等。其诊断标准包括:
1.免疫复合物检测: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和组织中固定的免疫复合物
2.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进行诊断。
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IV型超敏反应是由T细胞介导的,主要表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包括接触性皮炎、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等。其诊断标准包括:
1.迟发型超敏皮肤试验:将可疑变应原(适当浓度)涂敷于皮肤上,观察反应,通常在48小时后出现红斑和硬结
2.斑贴试验:将可疑变应原涂敷于皮肤上,覆盖不吸收的粘性斑片,留置48小时,观察反应
3.组织学特征:炎症反应表现为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其他辅助诊断方法
1.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在严重过敏反应中,血清类胰蛋白酶水平可能升高,反应后2小时内测量有助于诊断。
2.人血清白蛋白(HSA)水平:严重过敏反应时,血清中的HSA水平显著降低。
总结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皮肤试验等多种方法。具体诊断标准因疾病类型而异,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