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甲丙脯酸(也称为卡托普利)是一种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肾损害。以下是巯甲丙脯酸肾损害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
-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表现为突然的肾功能减退,无症状性血肌酐升高,升高幅度超过100µ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可降低50%
- 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一般小于2g/24h),肾性糖尿,皮疹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伴或不伴高脂血症及浮肿,可有高血压,肾活检为膜性肾病
2. 病史
- 用药史:患者有使用巯甲丙脯酸的病史
- 症状出现时间:在用药后短期内突然出现肾功能减退
3. 实验室检查
- 肾功能检查:
- 血肌酐: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
-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 肾小球滤过率:可降低50%
- 尿常规:
- 蛋白尿:尿蛋白增多
- 肾性糖尿:可能出现肾性糖尿
- 血尿:可能出现血尿
- 其他检查:
- 血常规: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离子系列:可能出现高钾血症
- 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进行
4. 影像学检查
- 肾脏超声:可以评估肾脏形态和结构变化
- 肾穿刺活检:在必要时进行,以明确肾脏损伤的病理类型
5. 鉴别诊断
- 原发性膜性肾病:在用ACEI前必须排除有无潜在的膜性肾病,并根据停药后反应来鉴别
- 急进性肾炎:以严重的少尿、无尿、迅速发展为尿毒症为突出表现,尿检可见大量红细胞或肉眼血尿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的肾损害:有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病史,肾活检见肾小球上皮细胞变性、空泡形成及坏死
6. 治疗
- 停药:首先应当停止使用巯甲丙脯酸
-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 透析治疗:如果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达到透析的指标,需要选择透析治疗
7. 预后
- 一般预后:多数研究报道卡托普利所致的蛋白尿,停止用药即可以自行缓解
- 长期预后:一些研究表明,肾脏病理损害可能持续存在,蛋白尿可能复发
巯甲丙脯酸肾损害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