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防洪防汛必备知识的综合整理,涵盖预防、应对和灾后处理三个层面:
一、汛期基本知识
-
汛期定义
汛期是江河因季节性降水、融冰或化雪导致水位上涨的时期,具有周期性特征。
-
防汛概念
包括洪水预报、调度及防洪工程运用,旨在减轻洪水对农业、工业和生命的破坏。
-
洪灾危害
除农业损失外,还会引发工业设施损毁、交通中断及生命财产损失,是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二、预防措施
-
家庭应急准备
-
救急包:含纱布、碘伏、绷带、抗生素药膏、口服补液盐等。
-
物资储备:饮用水、罐装食品、手电筒、收音机及备用电池。
-
-
房屋防护
-
清理排水系统,确保屋顶排水畅通,低洼地区准备沙袋或防水门槛。
-
门窗密封:用胶带纸多层包裹缝隙,堵死老鼠洞、排水洞等进水口。
-
-
风险预警应对
-
关注气象预警信号(蓝色/橙色预警需转移,红色预警需立即避险)。
-
暴雨时切断电源、煤气,避免靠近低洼地带和危险设施。
-
三、灾中应急技能
-
洪水自救
-
保持冷静,抓住固定物漂浮转移,避免沿河谷奔跑。
-
被淹时往屋顶、大树转移,用绳子固定身体并发出求救信号。
-
-
创伤处理
-
止血:小伤口用纱布按压,大伤口用绷带扎紧并定时松开。
-
触电急救:切断电源后,用干燥木棍移开漏电物体施救。
-
-
群体疏散
- 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区需提前制定疏散计划,使用哨子、旗帜等标识引导转移。
四、灾后恢复
-
饮用水安全
- 用煮沸或含氯消毒片消毒水,避免饮用未处理地表水。
-
疾病预防
- 关注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疾病。
-
心理调适
- 灾害后可能出现焦虑、恐惧,需通过亲友陪伴、专业心理咨询等方式恢复。
五、日常防范建议
-
关注天气变化 :养成每日查看天气预报习惯,提前规划行程。
-
加固户外设施 :修剪树枝、加固广告牌等,减少次生灾害风险。
-
社区互助 :建立邻里互助机制,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通过以上知识体系,可有效提升防洪防汛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