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绝经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发病率上升:
- 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同年龄组男性。
- 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迅速上升,60岁后接近同年龄组男性水平。
- 绝经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常见疾病:
-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脑卒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
危险因素:
- 绝经后妇女属于Ⅱ类危险因素,即经干预治疗后很可能会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绝经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
激素治疗:
- 雌激素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搏出量,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 雌激素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水平。
- 雌激素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
- 服用雌激素时应同时服用孕激素,以减少雌激素的不利影响。
-
其他药物:
- 应同时服用内科药物,如降压、降脂、降糖、抗栓等药物。
手术治疗
-
子宫切除术:
- 早期子宫切除术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中风)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 即使排除接受卵巢切除术的女性,子宫切除组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也高于非子宫切除组。
-
卵巢切除术:
- 双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BSO)的绝经妇女,其冠脉疾病危险和严重程度均有所降低。
- BSO手术可能降低CAD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
总结
绝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升高。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激素治疗和其他内科药物)以及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