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
- 喘息与咳嗽:高调吸气性喘鸣音(单音、吸气相明显),可伴刺激性干咳,部分患者声音嘶哑。
- 病史特征:有上气道炎症、损伤或气管插管/切开史,或异物吸入、过敏等诱因。
二、体格检查
- 听诊:吸气相可闻及哮鸣音或喘鸣音,颈部听诊信号强于胸部。
- 查体:观察咽喉部红肿、肿物或畸形,颈部有无包块压迫气道。
三、影像学检查
- 颈部平片:可发现喉气管炎、会厌炎或气道异物,但对喉软化敏感性低。
- 胸部CT/MRI:清晰显示气道狭窄部位、程度及周围组织病变,增强CT可评估血供情况。
- 动态影像:吸气相颈部平片对喉气管炎有鉴别价值,会厌炎可见肿胀会厌及咽部扩张。
四、肺功能检查
- 流量-容积曲线:首选检查,特征性表现为吸气平台(可变型胸外梗阻)或呼气平台(可变型胸内梗阻),FEF50%/FIF50%比值异常(>1或<1)。
- 其他指标:最大呼气流速(PEFR)、最大通气量(MVV)进行性下降,闭合气量正常。
五、内镜检查
- 纤维喉镜/支气管镜:直接观察声带、气管环病变,明确梗阻原因(如肿物、异物),并可取活检。
- 禁忌:严重呼吸困难者不宜检查,血管性疾病禁用活检。
六、其他辅助检查
-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提示严重梗阻。
- 声学分析:呼吸音频谱显示吸气相高频信号增强(胸外梗阻)或呼气相增强(胸内梗阻)。
诊断要点总结
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典型临床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喘鸣音)且肺功能提示上气道阻塞特征。
- 影像学或内镜直接显示气道狭窄/梗阻部位及原因。
- 排除下气道梗阻(如哮喘)及脑血管意外、癫痫等类似疾病。
注:诊断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紧急情况下优先通过影像学或内镜快速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