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月平均缴费基数的计算方式如下:
一、计算依据
-
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通常以上一年度职工本人实际发放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
上下限限制
-
若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则按60%计算;
-
若职工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则按300%计算。
-
二、特殊情况处理
-
无上年度工资数据
若职工无完整上年度工资记录,则以本年度月平均工资或当月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
-
新招职工
新入职员工(如研究生、大学生)以起薪当月工资作为首月缴费基数。
三、工资总额的组成
月平均工资计算包含以下项目:
-
基本工资
-
奖金
-
津贴
-
补贴(如交通补贴、餐补等)
注意 :不计入社保缴费基数的项目包括:
-
社会保险费
-
劳动保护费
-
福利费
-
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补偿等
四、示例计算
假设某职工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的月平均工资为15000元,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2000元,则其2025年缴费基数为:
$$12000 \times 300% = 36000 \text{元}$$
(因15000元已高于12000元的300%)
总结
个人月平均缴费基数以职工上年度实际工资为基准,但受当地政策限制(60%-300%),特殊情况下可调整至上下限。计算时需剔除非工资性收入,并确保数据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