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基数和养老保险基数 不一样 ,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缴费基数计算标准不同
-
养老保险基数
以职工上年度工资的月均值作为缴费基数,计算时包含应发工资、年终奖、加班费等所有待遇,但需扣除职工福利费用。例如北京市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为8467元,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能为3387元,而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5927元。
-
医疗保险基数
通常以职工上年度工资的月均值为基础,但各地政策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允许灵活就业人员选择按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缴费档次,缴费基数可能高于或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二、缴费比例与待遇用途不同
-
养老保险 :单位缴费比例约16%-24%(如北京2017年),个人缴纳8%;主要用于退休后养老金的发放。
-
医疗保险 :单位缴费比例约6%-12%(如北京2017年),个人缴纳2%;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三、政策定位与风险保障目标不同
-
养老保险 :应对老年生活风险,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
医疗保险 :应对疾病或意外伤害等健康风险,提供医疗费用报销。
四、实际案例说明
以北京市为例:
- 若某职工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为8467元,其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能为3387元(按60%比例计算),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5927元(可能按100%比例计算)。若该职工选择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养老保险按40%社会平均缴费基数(3387元),医疗保险按70%社会平均缴费基数(5927元)。
总结
医疗保险基数与养老保险基数因政策定位、计算方式和缴费比例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同一职工在同一地区、同一单位通常共享同一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因缴费档次选择不同,可能导致两者基数不一致。